「華人戴明學院」是戴明哲學的學習共同體 ,致力於淵博型智識系統的研究、推廣和運用。 The purpose of this blog is to advance the ideas and ideals of W. Edwards Deming.

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

戴明博士的小故事;公制公約、『世界計量日』...calculated the speed of light with precision 如何界定教學的品質?



今天520,想說:
1)〔科學史上的今天〕是2015年的『世界計量日』(World Metrology Day) ,1999年的國際計量大會決議將每年的5月20日訂為世界計量日。(http://www.worldmetrologyday.org/) 。
2)幾年前,台灣的中華民國工研院轄屬的「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一直使用台灣習稱的『公制公約』(Convention du Mètre)名稱。只是,自從有人耳朵長毛以後,這個實驗室和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就將『公制』改稱強國的說法「米制」,公制公約」自此沉淪不復見,換來刺耳的「米制公約」。(http://goo.gl/cCctkUhttp://goo.gl/ZrwlmO
看到台灣的計量機構也隨著水母腦殘說「米制公約」,足袂爽。
3)貼張主辦單位拍的哈酒照片,見到上來說「Like」的朋友們數,居然勝過每回多字的貼文,這情境......有點吃味,很小很小地不那麼舒坦喊爽。
4)什麼叫做公制?
公制是度量衡單位制度,由 cgs(公分公克秒)制,mks(公尺公斤秒)制等逐漸演進而成。目前已成為國際度量衡大會(CGPM)所推行採用的國際單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縮寫符號為「SI」,中文簡稱為公制,旨在統一世界各國對計量單位表達與使用之一致性。
國際單位制有如下這些特點:
1)通用性: 適用於科技領域,也適用於商品流通和日常生活的計量。
2)簡明性: 採用國際單位制可以簡化量的表示形式。避免多種單位制和單位的併用,消除很多混亂現象。
3)實用性: 基本單位和大多數導出單位的主單位量值都比較實用,且保持歷史的連續性,諸如安培、伏特、歐姆、公尺(就是不說米)等。
4)準確性: 國際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都有嚴格的科學定義,實現方法也有重大的改進,其相應的量測標準足以代表當代的科學技術所能達到的最高量測準確度。(http://www.nml.org.tw
參考資料:
Wiki - http://bit.ly/1K0HsFf
PanSci - http://bit.ly/1AlE73m
圖片來源:
La barre de platine-iridium utilisée comme prototype du mètre de 1889 à 1960 (http://goo.gl/h0xIGX



戴明博士的小故事  (2010.11.7)

(1) 1985 年戴明獎35屆 在東京的日本餐廳 建議參訪者在 餐墊 coaster 上集體簽名 (帶回國) 留念


(2) 哈雷彗星1910年之回歸時 戴明博士與他父親觀相 他老爸說 下次是80年之後
1986年初回歸時 他在課堂上回憶同年此事


(3) Out of the Crisis 他每回舉這例時 大家都拍手

"同理,沒 有光速的真值,大多數的人對這點都會大感驚訝。光速是依據實驗者所用之方法(微波法、干涉器法、測地學器法或分子譜儀法)的結果而得。尤有進者(我們以前 曾強調過),除非量測方法顯示結果是在統計管制狀態下,否則該方法不算存在的。吾人有測試光速結果的資料,然而卻未在統計管制狀態中。

如果兩個測試光速(或任何東西)的方法,都在統計管制狀態,而結果並不一致,在科學上就很重要。反之,假如兩個方法的結果很合理地吻合,其一致性就可視為現在能接受的主標準。
此主標準並不就是真值,因為還有其它和現在主標準不同的值,更為符合。最好把這種尚待解決的差異,視為不同方法的自然結果,而不是偏差。

我們在學校所學的3*10 Exp10 (3* 1010)公分/秒光速值,在大多場合還是合用的,但是今日科技要求其他更精密的方法(有效7-8位)。Shewhart博士早在他1939年的著作(p.82)中,就將當時各種書上所發表的光速值當成圖表(圖29),顯示出愈到後來測值愈小。晚近的許多光速值,只有一次例外(係由俄國發表),都比以前的來得小。"

數年前,苑老師送他編的 Scientific Reason by Ian Hacking

我只說 "從演講到出書苑舉正兄送書 已近一年半
我覺得可惜的是: 應該出中英文合版的書才好"
其實這本書在第一講第一頁就指出 ,2003年的現代物理評論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第 75卷 403-455 ,有篇 " The Fundamental Constants and Their Variation: Observational and theoretical Status"。

Credit for having calculated the speed of light with precision goes to Albert Michelson (USA) for which he would receive in 1907 the first Nobel science prize for his country.(Partner content via OpenMind)





又請參考 "愈益精確的重力常數" (知識通訊評論 ,96期 2010年10月號,  頁46-7)

(4)


當初,由於日本人急著想拿到戴明獎,以至於前幾個獎都只是證書而非獎章──因為它們來不及打造。(第一次打造出來的獎座因文字有誤,只得重製。)
---瑪麗華頓《戴明的管理方法》周旭華譯 台北: 天下文化出 1997
譯評:
前幾個獎錯誤 第一屆得獎的幾個獎章來不及給
第一屆實施賞有四家公司和一人得獎
一次打造出來的獎座因文字有誤,只得重製。
原文說 委員會的字母 tt 鑄成 t 而已-- Deming Prize Committee, JUSE
ロゴ"



(5)
***
真好玩 我上月在臺大校園撿到這本書臺大教學傑出教師故事 4
昨天收到他們出版中心的廣告
這是ntu的制式書
每年一本
-----
戴明的故事
根據當時任教 MIT的 Myron Tribus
Deming 小額捐獻從不會拒絕 教育界的捐獻 更熱心

他在轉危為安 這樣說:
"如何界定教學的品質?如何界定一位優良的教師?我只針對高等教育來說明。首先,一位優良教師必須有東西可教。他的目的應該是激勵學生,並且指導學生做進一步的研究。為達此目的,一位老師必須具備這一學科的專業知識。有關教學所須知識的作業定義便是研究。研究並不需要驚天動地。可能只是把既有的知識或原理加以延伸。把研究成果刊豋在著名的期刊上,便是一種成就的指標。這並不是完美的衡量標準,可是尚未找到更好的方法。我曾經看過一位老師使一五○位學生為之風靡,但所教的東西都是錯誤的。他的學生把他評為偉大的老師。相對的,我有兩位在大學裡的偉大的老師,依照這個標準,他們卻被評為最差的。可是為什麼有人從世界各地(包括我本人在內)來向他們求教?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有東西可教。他們能夠激勵學生做進一步的研究。他們是思想上的領導者費雪爵士(Ronald Fisher),在大學裡教統計,另一位為布郎(Ernest Brown)爵士,在耶魯教授月球方面的理論。他們的作品可說是世紀的經典之作。他們的學生能夠有機會觀察到這些偉大的學者在想些什麼,以及如何為新知識舖路。"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